双11为什么不香了?
双11结束了,往年轰轰烈烈,今年静悄悄的,几大头部平台有三个反常:一没有大屏实时播报战况,二没有公布GMV(交易总额),三没有和电视台举办双十一晚会。
你知道为什么吗?是因为业绩太好,但不想高调,不想拿出来炫耀?还是业绩太差,拿不出手,说不出口?到底是哪个原因?但凡有点判断力,你就能猜到。从2009年开始的双11,已经到了第14个年头,增长红利已经见顶了。我经常听到做电商的朋友抱怨生意越来越难,我自己也开过两年网店,深有同感。
电商为什么越来越难?我从大环境、电商自身、消费者三个角度梳理和分析:
一,大环境不好了,经济下行,纸币贬值,物价上涨,购买力下降,疫情三年雪上加霜。
二,电商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,利润越来越低。相比实体店,网店运营成本并不低,主要包括五部分费用:快递打包成本,快递物流成本,拍摄图片、视频,编辑网页成本,退换货的成本,引流拓客的成本。我重点说一下,退换货的成本和引流拓客成本,就鞋服行业来说,货架电商退换货率能达到30%,直播电商能够达到50%,而退换货在实体店很少,顾客试穿好了再拿走,不存在尺码不合适,穿着不舒适,大小单只等问题,退换货率基本在1%。再有引流拓客成本,电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流量已经见顶,早就过了红利期,竞争由增量市场的开拓变成了存量性市场的厮杀,到处都在内卷,一片红海。市场竞争激烈,获客成本不断飙升。据业内统计,目前电商获取一个客户的价格在200元左右,在双11高峰期能炒到400元。这么高的引流成本,中小卖家很难承受,即便是有足够预算的大品牌,也剩不了多少利润。所以行业内有句话:不投流等死,投流找死。
三,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和成熟,不再跟风和盲目的买买买了,更注重性价比,质价比,颜价比。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和认知成长,见惯了太多的促销打折套路,已经麻木和免疫了。便宜没好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,消费者不再因为贪图便宜买一堆不实用的东西,低质低价的商品越来越没有市场。
